星期三, 10月 13, 2010

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

關於失業型態的劃分,一般教科書普遍將失業分為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與循環性失業三種。又說,所謂摩擦性失業是指因為換(找)工作而產生的暫時性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是因經濟結構改變,傳統產業勞動力跟不上需要高知識技術的新產業而產生的恆常性失業;循環性失業則是指因景氣(或季節性)循環變動而產生的失業。一直以來,我都不覺得這樣的劃分有什麼問題,也都是這樣去理解失業問題的。

但後來,我發現這樣的劃分根本是垃圾。

上述定義隱含結構性失業是肇因於「產業升級」,原本在裝配線上的工人因生產過程被機械取代,現在公司需要的是懂得操作電子儀器的操作員,且需求的勞動力大幅減少,一部份人因此失業。且原本的這些裝配員要再去習得那些知識技術的成本實在太高,以致他們可能就這麼永久失去工作了。但事實上,經濟結構從來都沒有停止變動過,或大或小而已,「產業升級」只是其中一種經濟結構轉變的樣貌。一個原本主產小麥的國家,可能因全球對玉米需求大幅成長,利潤較高而轉成種玉米的國家,甚至可能因市場對玉米做成生質能源的需求大增,使相關生質能源產業大幅擴張,這些都是經濟結構轉變,也都會影響各行業對勞動力需求的消長。原本種小麥的農夫工作沒了,但多了種玉米、及生產生質能源的工作機會,小麥農夫必需習得種玉米或其他技能,否則他將永久失去工作。試問,這個目前失去工作且正在找工作的小麥農夫,是摩擦性失業呢?還是結構性失業?

不只如此,所謂「行業」的定義也是很模糊的。如果你用「農業」來劃分,那小麥農夫和玉米農夫均屬於「農業」,他的失業並不涉及跨行業的問題,因此你會說他是摩擦性失業或循環性失業(因小麥的景氣循環向下,致使種植小麥的工作機會減少);但如果你用「小麥農」和「玉米農」來劃分,那麼小麥農必需習得種植玉米的技能才能順利轉換工作,假設這個轉換成本很高,你會說他是結構性失業。換句話說,這套定義的重點在於轉換成本的高或低,轉換成本愈高愈屬於結構性失業。

但,這根本就是摩擦成本啊!所謂「摩擦」是指因各行業對各式各樣的勞動力需求無法立即獲得滿足的情況。假設我們國家目前共需要10位「資歷5年以上,熟悉海外股票投資的基金經理人」,可能的情況一,市場也正好有10位具備上述條件的勞動力供給,但他們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搜尋彼此;可能的情況二,市場目前僅能提供5位這樣的勞動力,於是吸引其他行業的一些人轉跨到這個行業來,這可能比情況一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達到均衡,端視進入這份工作的門檻;情況三,一些公司等不及了,將條件放寬為「資歷4年以上,熟悉海外股票投資的基金經理人」。勞動力供需本來就是隨著經濟結構變化而不斷調整的,不論供給方還是需求方都是。因此上述三種情況本質上都屬於「摩擦」,硬要定義第一種情況叫摩擦性失業,第二種情況叫結構性失業並無意義,因為第一種那麼「剛好」的情況,沒有。如此所有的失業就都是結構性失業了,這樣還有意義嗎?

此外,循環性失業雖然有他的意義在,但景氣循環本身即伴隨經濟結構調整,兩者不可二分,有時候是很難區分結構性及循環性失業的不同。以上述所舉小麥農的例子,小麥和玉米的此消彼長,到底是循環性呢?還是恆常趨勢性地改變?

對於失業問題的重新思考,是我讀Mankiw的總經後開始的。他沒有直接提到這些,但我發現他劃分失業型態的方式和主流看法不同,而我覺得他是對的。這可以讓我們用摩擦成本的角度理解我們現行理解的結構性失業,而如何減少摩擦便攸關失業率能否下降的關鍵。

語:好吧,其實沒那麼垃圾,只是想說這樣寫比較有威力。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板主的分析讓我很認同

還有一些人在失業後索性不再積極尋找工作,這些人也無法歸類於傳統經濟學教科書對失業的三大類劃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