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7, 2009

窮爸爸與富爸爸,在台灣

富爸爸理論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簡單說,想致富得靠錢滾錢。我必須很嚴肅的說,至少在台灣這理論是對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是嚴重出口導向的國家。

正因為高度依賴出口,加上出口品的價格彈性大(欠缺德國工藝、日本堅持與美國品牌),我們經不起新台幣大幅升值,因此為了支持經濟成長,央行總維持新台幣匯率在合理至偏低的水準,尤其遇到景氣衰退、出口不振時弱勢匯率政策更是王道,除非國際原物料價格大漲而使我國面臨通貨膨脹壓力(如07下半年),為舒緩進口物價才會放任新台幣升值。長期壓低匯率的結果,就是央行得不斷印行新台幣買匯,而增加貨幣供給。

數百年前凱因斯就說過,這種貨幣融通的效果是很「厲害」的,原因在於它威力強大,同時又能麻痺眾人使人不覺其害。我國自1982年以來,平均M2年增率為12.32%,同期名目GDP成長率平均只有7.03%,雖然GDP不是決定貨幣需求的唯一因素,但也顯示我國貨幣的確很可能超額供給。按弗利曼所示,貨幣超額供給會導致貨幣跌價,也就是通貨膨脹,然而該期間我國核心物價年增率平均只有1.51%,採用GDP平減指數計算的結果更只有1.27%,怎麼回事?

1982年以來,我國證券資產價格(加權指數)年增率平均為9.87%,這還不包括現金股息;房屋價格方面我找不到那麼久遠的資料,若參考信義房屋價格指數(台北市),則自1998至今年初,平均年增率為3.15%,同期M2年增率為5.7%,因此若等比例回推,台北市房屋價格自1982年來平均年增6.8%。換句話說,超額貨幣供給的確導致了(通)貨膨脹,只是集中在證券及房屋資產。

會造成這種現象是由於央行砸錢的對象主要是外資和出口商(企業),經濟社會中流通的錢並不是均勻地膨脹,而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這些人能因此而新增的民生消費有限,但錢總是要找個去處,定存、債券、房地產、股市便成為資金當然的匯流地。流到定存、債券,就降低利率;流到股市、房市,就造成資產膨脹。

不過按經濟學教科書定義,這不叫通貨膨脹,因為並不是「一般物價」持續性地上漲,但它仍結實地造成兩個影響:第一,大部分人愈來愈買不起房子,尤其是受薪階級;第二點比較複雜。

一個國家的所得來源可蓋分為薪資所得與營業所得,薪資所得即為受薪階級的薪水,營業所得則由股東分享。1982年來,平均名目薪資的年增率為4.54%,低於名目GDP成長率的7.03%,顯示我國經濟成長引擎主要為營業所得。事實上這些營業所得很大一部份是靠出口貿易賺取外匯來的,公司賺錢雖然會分配給員工,卻跟不上企業盈餘成長率,因此過去這28年你若不當股東,等於你只參與了3%左右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相對於你的鄰居而言,你是愈來愈窮了。4.54和7.03的差距等於1982年初月所得都同為10,000的兩人,如今分別為24,297和61,910。

上述結論非常清楚,你得投資,用錢滾錢才「可能」當富爸爸。但悲情的是,(絕)大部分散戶因為缺乏長期投資的概念,又且在股票市場處於弱勢,雖然我沒有數據,但要期待他們在那個曾被稱為jungle market(吃人市場)的台股賺到財富,真是太苛求了。所以我才衷心覺得,上班族真的要認真對待投資(而非賭博)這件事,研究股票、基金或房產,參與金融市場的成長。

語:當然,如果我國產業能提高附加價值,新台幣就經得起升值,不投資的懲罰也就不會那麼重了,但這點可能性我看是非常低。還有,本業才是財富的根源,本文沒有勸人辭掉工作去炒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