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17, 2009

買東西的弔詭

最近隨手翻了一本書叫《經濟自然學家》,裡頭提到一則例子,我覺得有可以再推敲的餘地。大意是說:假設你就讀的大學位於郊外,你發現你想買的某件文具在大學旁的書局要價$20,而城裡只需$10。作者做了調查,大部分人都寧願到城裡買。但如果一台在城裡定價$2,500的電腦在大學旁「只」要$2,510,幾乎所有人都選擇就近在大學買。

作者解釋說,文具跟電腦,城裡的價錢都比大學旁的書局貴$10,若進城對某個人的成本大於$10,那他應該兩個都會選擇在大學買;反之若不到$10,則理應都會進城買才是。但調查的結果卻相衝突,這是因為一般人習慣用「比率」來思考,他們認為書局裡賣的文具比城裡貴100%,但電腦只貴了0.4%。作者認為「這是人們不理性的表現」。

我之所以說這結論值得商榷,是因為調查的結果似乎並沒有呈現真實。如果有人對我做相同的調查,我的答案也會跟上面一樣。但當我說文具「寧願到城裡買」時,我的意思並不是「願意特地跑一趟城,專買一件文具回家」,而是:有需要買其他東西時順便到城裡買,或託剛好有要去城裡的人幫忙買。所以若單買,不論電腦還是文具,我都不願意進城,因為進城對我的成本遠大於$10。

但從另一方面看,我也不願意在書局買文具。除了貴100%所引起的奇檬子不爽外,我們日常生活要買的東西中,也許需要100件10 塊錢的東西才對上1件2,500塊的高單價商品。如果這100件物品每一件都得貴$10,那總共是貴了$1,000,而電腦只貴了$10。重點在於我們對這兩種商品的需求量不同。

既不進城,也不在書局買,那上哪兒買?最普遍的做法是『尋求其他解』:想想看還有沒有其他要買的東西一起買,或託人代購。真的沒辦法才只好忍痛在書局買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