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15, 2009

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的是與非

之前寫過一篇《精確的錯誤與模糊的準確》,我想到一個很能表達我意思的例子,就是股票評價。「公司價值等於未來淨現金流量的折現值」,這句話無可置疑,但問題是我們很難正確估計未來的現金流量與折現率,因此學術界和實務界都各自採用了變通的辦法。

學術界:假設公司的淨現金流量=盈餘E×γ,γ為介於0~1的常數;假設公司未來的盈餘成長率g固定;假設折現率r固定。則公司價值可寫成俗稱固定成長模式的公式,我們只需要估計E、γ、g、r就能計算出解答。

於是大家可以把焦點放在如何估計這四個參數上(用數量方法),也隨時可以放寬上述假設,以計算出更「精確」的版本。然而這些參數都不容易估計,估計誤差也始終不小,因此往往精確有餘而正確不足。這使得其他看似粗糙的方法有生存的空間。

實務界:我們參考該公司過去歷史,及目前產業平均的本益比,乘以預估的EPS,就能計算出解答。而當公司虧損或本益比失真時,就採用股價淨值比,合理的股價淨值比一樣參考公司過去歷史,及產業平均。

這麼一來「簡單」多了,現在我們只需要估計二個參數,還只需要四則運算。但,估計二個參數一定比估計四個或十個參數容易嗎?其實本益比和固定成長模式在理論上完全等價,說穿了它只不過是將γ、g、r混在一起,不直接去估計這三個參數,而選擇估計這三個參數的合成體—本益比罷了。

這麼做的道理在於,如果估計本益比不比分別估計三參數更困難,那直接估本益比就可望更準確、也更簡便,儘管它並不精確。

說實在的,我完全不知道誰比誰更容易預測—都不容易。而本益比至少比較簡單。但換個方面想,慣用了本益比的人如果不瞭解本益比的成分,他不知道本益比原來受哪些因素影響,那麼他會估得準就有鬼了。

語:我只是試圖解釋為什麼被學術界詬病多年的本益比,在實務界仍然盛行,且毫無沒落跡象的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