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15, 2008

知識作為生產要素的特性

最近想寫的東西似乎都有點硬,但我會盡量說得淺顯些,這也是我交代給自己的功課。回顧這一年多來所寫的文章,雖理所當然不脫財金、經濟範疇,但關心的主題也沒有明顯集中的趨向,原本想藉由書寫以瞭解體內那隱而不顯的自己,至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大斬獲。

「知識經濟」人人朗朗上口,不知道那是什麼?隨手Google,在0.1秒內便會跑出1,980,000筆資料告訴你,只是那琳瑯滿目包括OECD的定義,要不是我太笨,就真的失之空泛,弄得我暈頭轉向似懂又非懂。迄今我看過最清楚的解釋要屬朱敬一/林全合著的《經濟學的視野》,他們用一條數學函數說明:產出=f(勞動, 土地, 資本, 知識……),傳統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都具有規模報酬遞減的特性,亦即隨企業產出增加,平均成本會下降,但下降的幅度無可避免會愈來愈小甚至於不降反升,這無情地宣告了企業規模再怎麼擴張都有個極限,對企業家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然而「知識」此一生產要素之所以重要,乃在於它沒有規模報酬遞減的特性,對投資人來說就是企業的成長潛力無窮=他們的獲利潛力無限,無怪乎知識經濟—以知識為最重要生產要素的經濟—大行其道,因為它就像耶穌一樣免去眾人的死刑宣判,又滿足了人類的貪婪想像。

但我想大部分人對於知識經濟的誤解不淺。沒有誰說知識做為一生產要素一定具備規模經濟,就連傳統生產要素也不必然。規模報酬遞減法則只說:若該生產要素具備規模經濟之特性,則此規模報酬遞減。然而不具遞減特性,卻不保證規模經濟一定成立。

理論上,產出和知識投入之間的確存在規模經濟的條件。因為知識/研發資源可以共享,且奠基於愈多相關知識及創新的企業,其創新的能量也愈強。如鴻海擁有的專利甚至比國家資助的工研院還多,可以想見鴻海研發人員在數千件相關創新的基礎上再創新的邊際成本一定比較低。然而創新最重要的「隨機」性質,卻將此一可能存在的規模效應變得異常薄弱。

購買一台紡織機,一天可以織百匹布,投入產出間的關係十分穩定。然而知識投入和產出間的關係卻不是說你投資設立一間實驗室,就保證可以帶來多少產出,可能一年後研發出觸控式技術賣給APPLE大賺一筆,更多時候可能什麼也沒有。發明出什麼東西,除了聰明才智還得地利人和,也就是運氣;發明出的東西要大賣,除了實力更要靠機緣。所以如果有創新指數(每一個時間點下其總和創新影響人類的重要程度)這樣的東西,回溯歷史絕對是一條極不穩定的曲線。

學過統計回歸的人都知道,即使產出和平均知識投入間的相關係數為負,然其序列為非穩定,則此一負向關係為虛假。這是為什麼我說創新的隨機性會使得知識的規模經濟變得不甚重要的原因。

知識做為一生產要素,就是資本,一般稱為智慧資本。知識經濟最大肆鼓吹這種無形資產的重要,網路上隨便都可以找到西元幾年以前智慧資本將佔所有要素組成90%以上之類的話。我不清楚各生產要素的組成比例要怎麼算(因為無形資產太難估價),我也不否定智慧資本之重要,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得先瞭解它的特性。我認為,智慧資本具有高槓桿的特性,其佔資產的比重愈高,槓桿愈大。

智慧財,如know-how,一旦擁有了,要實現獲利所需額外付出的成本非常低,問題是要擁有一個值錢的know-how不容易,可能投入大筆資金冒險十次,只能換取一次的大成功。和固定資產產生的槓桿不同,科技研發並非於期初投入一大筆資金,然後承受營收可能小於損益平衡點的風險;智慧資本高槓桿的代價在於承受低成功率、投入與產出關係不穩定不相稱的風險。

投資人投資一家公司時,往往會在意它的營運槓桿度,並注意因高營運槓桿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如流動性風險。但是當大家在鼓吹知識經濟智慧資本時,卻鮮少人注意這也是一種高槓桿經營,並小心其特殊的風險性質。

舉例來說,我大學時(約八年前)藍牙科技正夯,還有一些公司挾藍牙科技之名上市櫃。如今,藍牙受限於其傳輸距離,幾乎只用在無線鍵盤滑鼠和耳機上;另一方面,其他各種更具優勢的無線傳輸技術被發明出來,宣告藍牙的未來。但當時,我們很難能看到這麼遠,也許之後我們再也沒有辦法找到比藍牙更好的無線傳輸技術了也說不定(理工科的人憑其專業也許可以料想到,但一般人不行),這就是我說的隨機性和運氣。當初看好藍牙科技的企業家和投資人以為他們跑在前面,而低估了這種隨機性的風險。

拉哩拉匝說這麼多,其實上述概念早有人說過。我只是嘗試用自己的話整理一遍,希望不是太難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