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06, 2008

不是要預測未來,而是要看得更透徹。

到金融業工作不覺也滿5個月了,發現這裡的投資研究常犯幾個邏輯上的謬誤,其中最普遍的如:1. A發生了,然後B發生,所以B是A所致,起碼A是造成B的重要原因;2. 根據歷史數據(5次、3次甚或更少),所以未來的情勢是……;3. 非常時期(如現在)用一般情況下的統計數字來解釋等等。

我無意於嘲諷,因為這大都是迫於無奈的結果—經理人每天都得做決策,他們每天都必須知道股價為什麼漲又為什麼跌,未來情勢的最可能走向,以及潛在的最大損失等等,因此他們亟需要一份數據,那怕那些數據不夠牢靠。只不過那些數據恐怕比他們想像中的更不牢靠罷了。

Benjamin Graham曾說:「不是要預測未來,而是要看得更透徹。」(大概是這樣子說吧?)這種看得更透徹的功夫,說實在地,他媽的不容易!譬如大家都知道在效率市場下,風險報酬具有抵換關係,所以一家好公司發的債券,因為風險較小,所以利率也比較低;反之經營風險大的公司所發行的債券,投資人自然要求較高的報酬率作為補償。

想我第一次唸財管時曾冒出一個很奇怪的想法: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已經比較不健全,或經營風險已經比較大了,那投資人再要求那麼高的利息不就讓那家公司更容易出事嗎?這個想法很快就消逝了,因為我明白天底下沒這個道理—壞公司居然可以付更低的利息!

Benjamin Graham認為:不要買壞公司發的債券,即使利息很高、擔保品似乎很有價值,都不要,除非價格明顯偏低。其所執理由是認為若一家公司的付款能力發生問題,投資人並不能從允諾的利息或擔保品中獲得充分的保障。所以如果投資人買債券是想把它當成「另一種定存」,唯一的考慮只是公司付息還本的能力,不能用承擔風險獲取報酬的思維來考慮。

假使,這世界人人都是Benjamin Graham,那壞公司發的債券一定沒人要,喊再高的利息也一樣。因此若公司想舉債融資,就必須重視它本身的流動性和付息還款能力,如此一來,所有公司的平均槓桿程度應會比目前低,且財務結構將遠比現在健全。和Benjamin 世界不一樣的是,從來,壞公司都想:既然我風險高,那就付高一點利息就好了;而投資人也想:既然它風險高,那我就多收一點利息就好了。但事實證明,當企業獲利嚴重衰退時,風險報酬抵換只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語:一時有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