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23, 2010

資產價格的風險與波動率

一般想到要衡量資產價格的風險都是用變異數、標準差,但事實上標準差衡量的是波動率,而波動率和「風險」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風險」依據需要常給予不同定義,一個廣泛的定義(1.)是:(價格變動)事前無法被預料到的部分。由於大部分資產價格的波動都很難準確預測,因此價格的波動率也差不多就等於風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習慣用標準差來衡量風險。然而,這並不總是正確。

下圖三條資產價格走勢,哪一個風險最大?哪一個最小?如果將風險等同價格波動,則看起來最上那一條長虛線的風險最大;若依定義1.,你大概會猜短直虛線的風險最小,而最下不規則直線的風險最大。如果以標準差計算,則長虛線的標準差為零,因為他每期以4%固定速率增長,短虛線高一些,不規則直線最大。事實上,兩條虛線的風險均為零,因為其價格波動都可以完全被預測。


然定義1. 的問題在於,往往即使到事後我們依舊無法確定哪些部分的波動是可以預料的,哪些又是無法被預料的,更別說在事前。假設你對某支股票握有訊息,預期它將上漲10%,結果股價上漲了15%,我們可以就此說買進該股票的風險為5%嗎?不行。因為搞不好你的消息錯了,也可能存在其他更重要的消息,而且,對買方來說,多賺錢算什麼風險?

站在買方的角度,關於風險一個更實用的定義(2.)是:在任一時點買入資產並持有一段時間T,的預期損失或最大可能損失。賣方同理。從這個觀點看上圖,顯然兩條虛線都沒有風險,因為不論在任何時點買入並持有多長時間的報酬率都大於零。

下圖是以不同方式衡量自1970年~ 隨機持有台灣加權指數1日、5日…240日所面臨的風險。最下的長虛線是先計算平均1日報酬率的標準差,再乘以根號T,這是我們一般最常見期間化的方法(1.);短虛線是先分別計算各種期間的報酬率,再藉此求出各期間的標準差(2.)。可以看出由實際樣本計算出來的標準差,遠比依常態分配假設期間化的結果大,這就是所謂的「厚尾」。方法1.計算出年化標準差25%,隱含買入指數後一年內價格波動在25%以內的機率約2/3,而方法2.則隱含價格波動超出25%的機率要大得多。實線是表示在任一時點買入並持有一段時間T的平均損失(3.),期間若為正報酬則平均損失為零。三條線若只比較pattern,結果還算一致,做為像溫度計一樣衡量風險都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但就絕對意義上,方法3.優於方法2.優於方法1.,尤其方法3.若再配合最大可能損失的概念,便能相當準確描繪投資人的風險。

標準差作為衡量風險的工具,已經被批評不知道幾十年了,但我模擬各式各樣的價格型態,標準差衡量相對風險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亦即我們可以知道風險是變大還是變小了,這也是標準差還是如此盛行的原因。但對於絕對風險,標準差便力有未逮了,這也是它被批評得最重的部分,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不只需要溫度計,也想知道絕對水準,尤其這對投資人特別有意義。

語:我認為投資第一件事永遠是評估風險,可以不賺錢,不能不知道會賠多少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