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5, 2010

期貨與分工

衍生性金融商品在08年美國金融風暴期間被罵翻天,其實每次只要股市大空頭,能反向做空的商品都成了待罪撒旦,只不過前年又更過份了些。一般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方式是風險轉嫁,即將一些人所擁有卻不願意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另一些願意承擔且欲從中賺取潛在報酬的人,我這裡想從分工演進的角度解釋期貨存在的意義。

農夫,一整年播種耕種收割,如果想把務農當成事業般經營,除了農事專業,他還必須瞭解農苗及農產品在國內甚至全球市場的供需和價格,舉凡俄羅斯大旱限制小麥出口,巴西大水印尼地震中國作物豐收供過於求如何影響未來作物價格等等都可能攸關農務決策。此外他還得忍受因天候、疾病等因素影響產量的風險,農夫大多資本不厚,一年農損可能會使他連下一年要播種的錢都沒有。不管怎麼看,農夫很難是一項可以養家活口專業從事的行業,自然這個行業的生產力不會高。

一個辦法是,農夫找一個人M合作,播種前兩人約定好一個價格,由M向農夫保證收購,於是農夫可以不管農產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完全專心在農事上,賺取可預期的收入;而M則研究市場情況,評估該農產品的合理價格並出價向農夫收購,承受未來價格變動的風險同時賺取潛在報酬,只要跟M合作的農夫夠多,他就能專業靠此為生。於是農夫和M分工,一人從事一項專業而提升生產力(還創造就業)。

可惜這種分工模式不容易成立,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稱。對於合理的收購價,M了然於心,但農夫卻一無所知,因此農夫要和M締約恐怕得吃虧,這增加了農夫與M分工的成本,使分工不容易發生。要消除因資訊不對稱對農夫造成的損害的一個有效方法是:讓許多M相互競爭。只要M夠多,且農夫可以自由選擇要跟誰合作,M之間就會產生強大的競爭而使收購價趨近於M能生存下來的最低價格,也等於市場的效率價格。換句話說,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並不是消除資訊不對稱(否則分工就無意義了),而是讓M之間競爭而使農夫受到效率價格的保護,不致因資訊不對稱而吃虧。

將此觀念推至極致,一個期貨市場就出現了。市場化可以最大程度減低農夫和M締約的成本,並加強M之間的競爭。市場參與者除了農夫這種避險者外,還有投機者(M)、套利者,他們的戮力工作共同使期貨價格貼近市場效率價格。

然而市場化也是有條件的:市場規模要夠大。市場不夠大,無法讓足夠多的M靠此專業維生,此種市場化分工模式就無法出現,因此隨著國際貿易量增加,金融市場發展愈趨成熟,正式的期貨市場便應運而生。且隨著期貨市場規模愈大,參與者愈多,即使幾千萬砸下去也如石頭沈入海,那單一參與者就愈不可能影響期貨價格走勢,期貨價格就愈能貼近合理價格,如此分工效益便愈大。

說到底,我想推論期貨市場的出現本身即證明了一群不算少的人已共同因期貨市場而受惠,也貢獻了一定的經濟成長,創造可觀的就業。甚至我們能享用如此便宜的糧食水果,也得拜期貨市場之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