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31, 2008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放眼世界,很難找到像我們一樣有那麼多別名的國家,常常,這些擁有不同人格的名字總會跳出來互毆,輸的,暫時沈睡在島嶼深處;贏的,則鼻青臉腫的笑迎世界。更可怕的是這種人格分裂的過程還在持續,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替我們想一個新名字,這不禁讓我聯想到細胞不斷分裂自己創造更多細胞的過程,又擔心,我們會不會在擁有和蟑螂的數量一樣多的名字之後,終於徹底遺忘了自己。

我想,這種症狀大都是受到政治現實的影響。聽起來有點無可奈何,但如果讓我們暫且撇開政治現實不談,回到名字的本質—為什麼要有名字?那我們一定可以坦然接受名字會持續繁衍的事實,不再執著於名字的「正統」和「正確」,不同人格的名字也就能和諧共存。

沒有名字,一切只能伸手指頭去指。

打從娘胎初生,父母一定會幫我們取一個「正式」的名字,譬如你姓王,取名曉明;或姓陳,名喚亦達,這個名字會陸續出現在戶口名簿、身份證等各種正式文件上,將來你對陌生人介紹自己也大都是用這個名字。但小時候的你可能太可愛了,家人為了方便叫你,於是另外幫你取個乳名,也許叫小子、ㄚ凱,跟原名一點關係也沒有,此後會叫你乳名的大概也只有家人而已。等你上學之後,開始認識一些同學,結交一批朋友,他們為了方便叫你,於是又幫你取個綽號,也許叫小明、達叔。綽號可能不只一個,若不幸你很胖,也可能叫小胖,如果又長得太老實,一定會有人戲弄你,叫你胖呆。

還不止於此。如果你文筆不錯,想出書,那麼你多半會想取一個筆名,如金庸、鹿橋;如果你很能唱,想進演藝圈,你會參考王菲、伍佰;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補教界名師,那程大器、殷非凡就是你的榜樣。還遠不止於此。除非你想做原始人,否則上msn、skype、BBS、E-mail以及登錄各式網頁,在在都需要「暱稱」,在網路虛擬的世界中,暱稱就是你。

名字的最原始目的,是為了方便人指認,包括自己,甚至黃曉明、陳亦達這類正式名稱,也只是為了方便讓整個社會指認罷了。因此為了方便不同的人指認,名字也就開始分化了。

(終於要觸及正題了)

站在方便讓人指認的觀點,ROC就遠不及Taiwan。大聯盟在王建民初登板時是說他來自於Taiwan;老外的旅遊書上,標示這塊島嶼的字母是Taiwan;國際新聞提到我們時用的名字是Taiwan。所以,當別人問我們來自於哪裡,當然是Taiwan!護照上要不要標示Taiwan?當然!但既然如此,要不要把「中華民國」廢了,改叫「台灣國」呢?就這點,我也想問金庸、鹿橋、王菲、伍佰怎麼沒去戶政事務所「正名」呢?也許王菲會說:「王菲」是專門為你取,給你叫的。

「中華台北」也是基於同樣道理而誕生的,背景是ROC不能用,Taiwan不適用,中國台北不想用。因此撇開政治不談,如果中華台北可以讓人明確地知道那就是指我們,它就不枉此名了。相同的,中國台北之所以不用,也單純只是因為那容易造成誤解,讓別人誤以為我們是中國大陸的一省罷了。

我承認國名比人名的情況更複雜,但大多時候卻只是無謂的自擾,拋開那些框框也許就可以拋開無聊的國名情節。

語:話說回來,IMF直接稱我們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真令人不舒服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