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07, 2008

木屐

前幾天花蓮之行一時衝動之下買了雙木屐,全為了上頭那五匹活靈活現的馬,否則它並不好穿。但我原以為只要多穿幾回適應適應,應該就能帶他逛大街了,事實證明我太過天真。他難穿的程度會讓我想在半路上拎起鞋子光腳走回家,不舒服、傷腳是其一,其二是我太低估木屐那傳說中的喀拉喀拉聲。好吧,我承認當初的確幻想了穿上木屐後從腳底傳來那充滿節奏感的踢踏聲,就像余光中詩裡頭「踢踢踏,踏踢踢」那樣愉悅,我甚至會愛上走路捨不得脫鞋……

事實總是殘酷的。我穿上他第一次的考驗是下樓梯。「啪-啪-啪-」奇大的聲響迴盪在公寓的樓梯間,我試圖讓他收斂一些,卻變得好似不會走路,得側著身,扶著把手一階一階拾級而下。當時我在心底暗自嘆息,從此以後只能把木屐高掛起來欣賞了,最好釘在牆上顯眼的地方,以時時提醒我他的確有值得買的價值。

今天中午又不死心地穿他出門,結果是更確定他只能當藝術品,但卻有一個重大發現。我發現只要縮小走路的步伐,讓踏出去的右腳跟差不多切齊左腳尖的步距,此時木屐走起來可以幾近於無聲,不適感也降到最低。我觀察自己走路的樣子,好像古時候三吋金蓮的女人,或是日本藝伎,如果以如此的步伐走更快一點就更像了。且只要我一心急而加大步伐,腳下的木屐就會擰我的腳,叫我苦不堪言。剎時間我似乎明白木屐是為誰而生的了,也難怪當初在白米木屐館裡陳列的大都是女鞋,小時候也只看見過媽媽穿木屐。事實上,日本男人穿的木屐是另一種夾腳木屐,腳底板呈TT狀。

木屐常識:傳統木屐並沒有分左右腳,一塊木頭斜切一半就可以做成一雙木屐,因此不習慣的人走起路來會「打腳」。改良式木屐除了分左右,也重視鞋底和斜面的裁切是否符合人體工學,因此穿上去舒適許多,幾和一般鞋子無異。

6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到這篇,我笑了!
明知會發生這樣的結果,你仍買了,佩服你。
我昨天把你的網誌全看完了!
你的用字譴詞讓我折服
我得向你多學習學習
不過今天不是星期三,
你不用上班喔?!還是你穿木屐上班~哈

第一塊拼圖 提到...

妳兩天之內看完我寫的東西!我才佩服你!(跪倒)至於木屐……高掛起來了。

匿名 提到...

看文章不是難事,難的是理解
你多寫一點啦!你的思考方式是我沒想過的
還有你跟小熊學弟(妹)的討論也超精彩
深深感到隔行如隔山..
看了你的文章才瞭解法律經濟分析的深層意涵

P.S.去公司快一個星期了,適應的如何呀?!
應該不錯喔!

第一塊拼圖 提到...

如果有女生叫「小熊」那她鐵定要哭的,是吧?小熊「學妹」?哈!

其實因為種種因素,後來延到今天才上第一天班,所以我前兩天才有時間寫新文章。剛上完英文會話回來,現在只想睡覺。

匿名 提到...

哈哈,我同意,我想如果女生被取這綽號,應該會想哭並且會想由衷殺了那一個取綽號的人吧。

第一塊拼圖 提到...

其實我想到要女生的綽號是你哥的「大熊」,那才慘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