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01, 2011

金融業界與經濟學界的既愛又怕受傷害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國內金融業也學起外資設立「首席經濟學家(顧問、分析師)」一職,且為了擦亮這塊新招牌紛紛向學界求才(挖角),我最先有印象的是劉憶如,先後當過大和總研及中信金的首席經濟學家,後來管中閩也被國泰金挖去,吳中書則去中信金;學界這一邊主動過來做金融業生意的也不少,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的梁國源即是一例,其餘二線的學者則不可勝數。

我想金融業會越來越重視總經,多少和投資的資產配置越來越全球化(至少越大中華化)有關。以前買台股、買美債,大概就是懂一點國內和美國的景氣狀況、央行和Fed在幹什麼就差不多了,一個不必是經濟學系的人靠經驗累積也能夠提出一些總體觀察。但這幾年隨中國經濟和金融開放,看股市已經不可能不重視中國政府政策和高官的言論,報章雜誌獨立出大陸章節看是如此當然;隨大中華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全球型基金如地鼠般不斷冒出來,這些基金經理人已不可能像操作台股一樣去跟公司搞關係、問消息買股票,Top-down投資亦趨重要,換句話說,總經研究的質量越受重視。然而,投資範圍一廣,以往拿兩個數據兜在一起畫個圖便下斷言的分析法已不管用,影響全球總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因素太多了,各種因素間又交互影響,「多變數」及「動態」的本質使過去使用「單變數」及「靜態」的分析工具遭遇困難,需要有建立總體經濟模型之能力的想法自然蔓延開來。

另一端,學界長期供過於求的情況只有越見嚴重,薪資的天花板又太低,門外有機會何不出走?有供給、有需求,成交量增加是必然的。然而,學者和基金經理人畢竟是兩種不同腦袋,難免存在適應問題,辛苦的是學者,因為是他們走進人家院子裡。然後我看見兩者都懷抱既自負又自卑心理的扭曲現象。

我聽過幾個學者講話,包括吳中書,下意識會不斷重複「諸位都是專家」、「各位先進想必都比我瞭解」等等,這是一種害怕、對自己講出的話沒自信的表現,我相信他們在學校對學生或在研究室對同事講話都不會是這樣,這種現象尤其以非財金領域的學者較嚴重。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也許對總經很嫻熟,但是對於總體經濟的變化如何影響金融市場卻不熟悉,對投資也不見得懂,如果是一個年輕小伙子來,大家還不會睥睨他,畢竟他日後有大把時間可以學習,但大學者可就不同了,基金經理人各個都蹺腳等著看,這點差異使大學者們紛紛穿上謙遜的外衣。對,只是外衣,畢竟他們被重金聘請來都曾有一段厲害的過去,自負是少不了的,因此聽他們講話隱然還是可以察覺到這一點。

說來業界的態度也相去不遠。一方面他們坦誠需要這樣的人才,但又懼怕理論高手、實務低手而不敢恭維。矛盾嗎?這只是證明如果有一個人他可以把兩邊都做得好的附加價值有多大。

記得剛開始,我懷抱著理想想要將「理論」帶進實務,但事實證明我只是將理論推到門外放著,當大家都用一種「……」的表情回答,我就知道我根本還不懂投資,怎敢妄言要如何如何。後來我漸漸發現,許多在學界被辛苦證明出的理論,或是我大費力氣(並且暗自得意)推導理論架構以解釋某種經濟現象,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沒錯,他們無法這麼精確和嚴謹的說明其理論意涵,但他們都知道那些道理,且往往一兩句話就說完了。換句話說,我並沒有給他們更多東西對於投資的幫助上。

現在我會把那份得意放在心裡,把很學術的公式放在心裡,但用很平常的話講出來,也許只是一兩句話而已。我還是沒改初衷,只是我不再會像很多人那樣喊著要結合理論於實務,無知的嚷嚷只是彰顯愚蠢,但如果學術界長年的研究真有累積出一些成果,那我應該可以讓大家看見更多才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