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21, 2008

一分錢,半分貨

雖然價值總像莫內《撐陽傘的女人》般令人看不真切,但其實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評定各種事物的價值,例如買衣服鞋子,飽一頓餐,或估量一個人之類。我們之所以需要評定價值是為了決定合理的支付代價,或判斷某種支付代價(多半指價格)是否值得。

一般人認為價格和價值具有對等關係,「多一分錢,多一分貨」是也。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早在多年前,我還是高中生,對經濟學一無所悉的年紀,劉鎮就在講堂上畫出底下這個圖。 這圖在說明價廉的商品每增加一分錢,可以說也約莫增加了一分的價值,甚至增加更多而物超所值。但隨著商品價格越高,其價值增加的幅度卻遞減。因此一只30萬的錶,如果拿給不知道的人估價,多半估不到30萬。這是因為他們也許看過10萬或20萬的錶款,比起這只只稍稍遜色,實在叫人難以相信多十分價錢只多那一分貨,自然大嘆不值得不值得!

說不值得的人明顯是採線性評價,認為價、值要對等;但奢侈品之所以還是有人買,就表示有些人相信多那半分貨足以抵一分,甚至於十分價錢。如果上述說法成立的話,表示商品單價越高,消費者的看法越歧異,願意購買的人也越少。這也許可以說明奢侈品之所以較少人購買,除了所得、財富因素外,評價上的歧異也是原因之一。

密:昨天敗了14,000買一副眼鏡,趕忙替自己找個好藉口。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學長:

畢竟每一個對於價值的評價都不一樣,我個人是覺得,不知道把圖中 Value 改成 Utility 會不會比較好?

最後,學長你 blog 的那個彈吉他的女生圖是不是從原本躺著變成站著了?

第一塊拼圖 提到...

我這裡的價值是指客觀性的「真實價值」,而非主觀價值,改成Utility 也可以說每個人的效用函數都不一樣。不過如果concave的效用曲線可代表一般人的情況的話,表示消費者在效用很高的情況下為了再多增一些效用,願意付更多更多代價,其實也是合理的。

那張圖原本就是立著,是我之前為了版面好看讓她躺下來了,沒看出來嗎?

匿名 提到...

對喔,我沒發現那圖是躺著的。自己的空間感真的不好。

不過,學長我還蠻想看看你新眼鏡的。

第一塊拼圖 提到...

改天吧!我也正想問你關於通貨膨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