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11, 2008

資訊的內涵

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從各種訊息去解讀世界,只是我們通常忽略了不同訊息的內涵及背後代表的意義往往不一樣。舉個最單純的例子,平均數和中位數:平均數是一串數列的加總再除以個數,所以它非常敏感,其中任何一個數字的變動都會反映到平均數上;但中位數則不,兩串長相差很多的數列,中位數可能相同。也許標準差和全距的關係更明顯,同樣是衡量資料的變異程度,標準差隱含的訊息更豐富。

也許你覺得上述的例子很容易分辨,你不可能搞糊塗,那容我再舉一個「現實」點的例子。失業率、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中年人口的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因公司倒閉或被裁員而失業的人數,哪一個最能代表「因經濟景氣而導致失業」的狀況?或者,博士生報考清潔隊員的人數,一個中低收入戶的失業個案。

我猜,你心底正嘟濃著失業個案真是個白痴選項,但我們也都曾看見民意代表領著一家因失業而陷入困頓的中低收入戶開記者會,泣訴經濟不景氣如何害他們窮愁潦倒,以及政府如何漠視。於是,經濟不景氣的謠言開始在菜市場裡、在街坊鄰居的閒聊間,傳開,成為鐵錚錚地事實。

再舉個政治味濃一點的例子。全國每年-不,每週比較恰當-都會有公眾人物因涉及圖利、貪污、誹謗、背信等而被告,不論審判結果為何,毫無例外敗戰那一方一定高喊:司法不公!以去年12月28號馬英九特別費案宣判為例,檢方打算再提上訴,認為法官誤用法律,綠營人士立即感嘆司法沈淪,反之藍營人士說:看!馬英九是清白的。然事實只有一個。

按理說,除了當事人之外,法官是對案情最瞭解,掌握最多資訊的人,因為任何重要的證據細節都會在法庭上提出來。而法官就是據此做出專業判斷。所以不論是藍營或綠營的政治人物,或名筆名嘴們說的話,其背後代表的訊息都沒有判決來得豐富。另一方面,如果抓一個藍營立委,一個綠營立委,和法官三人,在他們發表意見之前要我判斷誰的話會最公正,那除非該法官以前素行不良,或政治色彩濃厚,或有利益衝突,否則法官應是最具公信力的,不是嗎?所以「判決」理當比其他資訊-如斬雞頭立下的誓言,更接近真相一些,不是嗎?

除非人民集體對國家的司法系統不信任。但我讀不出這樣的結論。拿政治人物來說,按鈴控告是家常便飯,例如控告媒體誹謗,是他們把提訴當成一個訊號,在告訴人民他是清白的。然此舉不就代表「他們認為人民並未集體對司法失望」,否則提訴便失去訊號效果;同時也顯示「他們本身也多少相信司法」,否則何必尋司法管道解決?

罵司法不公是很便宜的,幾乎不必付任何代價,不必負舉證責任說明司法的確不公,因此比起他們的說詞,他們的行為是一項更具意義的資訊。

我不厭其煩不斷舉例,是想證明我們常常忽略資訊的內涵,有些資訊背後代表的訊息很少,有些很多,但我們視而不見,甚至有時候更相信那些沒有代表性的資訊,故為文釐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