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我就比較釋懷了,當我也開始需要預估各種數字的時候。
以下三張圖表是Citi追蹤過去經濟學家預估GDP成長率、分析師預估S&P500指數和盈餘成長率與實際發生值的關係,簡言之就是非常不準,尤其在景氣衰退和復甦初期為最。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訕笑,並且把他們丟進垃圾桶,但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各式重要的預測數據從來沒缺少過關注。這是因為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和人們(生產者、消費者、投資人)行為的從來是「預期」值,而非已發生值。有些時候眾人的預期會自我實現,但大多時候則否,事實上金融資產價格即是反映投資人對未來的集體預期,當然也常常錯,因此價格才會有超漲或超跌的情況發生。
事實上種種預測是不可能估計準確的,其中一個原因出在點估計。一般研究調查機構所做的各項數據預估不外乎兩種形式:1. 根據數理模型跑出來的期望值;and/or 2. 統計各家預估值得出的平均或中位數。總之,最後都以點估計的形式呈現。然而不論總體經濟或金融市場都一定存在不確定性,換句話說以事前的觀點,未來是一道或然事件的機率分配,隨事態進展其機率分配也不斷在變化,因此完整的預估應該是要把分配畫出來,或做區間估計,或做情境模擬分析,有時候一個事件的發生(如日本地震、雷曼倒閉)或不發生(如沙烏地阿拉伯暴動)就可能使相關數據之機率分配呈現很大的變化。事實上,各家研究機構及基金管理公司在做預測時大都會做一些情境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影響未來事件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為何,以及對相關變數的敏感度,只要其分析還算嚴謹,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訊息。
結論是,單看某家的預估數字或市場的共識值通常沒有太大意義,也許其預估值的變動有意義一些;但更重要的是瞭解會影響未來數據變化的重要因子,以及可能發生的情境,儘管不論如何,我們對於「未來」所能預見的都極其有限,但這會比只單看一個數字可靠得多。此外,除非你能輕易預測未來,否則訕笑也只是彰顯自己的無知。
2 則留言:
簡言之,還是「資訊不對稱的關係」。
2 個月前的人們所知的,比我們現在要少; 而 2 個月後的人們卻比現在的我們了解更多。
岳峰,
這……不叫做資訊不對稱。所謂資訊不對稱是指同一時間一部份人所擁有的資訊多於另一部份人。隨著時間經過我們會知道原本還不知道的,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