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是這樣,假設一資產價格期初的時候是110,預期期末將下降至100,則資產價格隨時間經過的走勢如下圖橘色線段。現加入一批投機者因為看跌而放空,結果將使期初資產價格迅速往下掉,而期末資產價格又因為他們在期末時買回而受到支撐,示意圖如藍色線段。很明顯,藍色線段的波動高度集中在兩個時間點,其餘則呈現緩降;反之橘色線段以固定速率穩定下滑。那,到底誰的波動率比較大?
當然,放空也可能助長價格波動,就是看錯的時候。假設資產價格在期末是上升到120而非下跌,則藍色線段的波動率會比較高。但這同時也表示放空者賠錢了,跟他對做的人都能賺錢。這就是巴菲特說「市場先生是個瘋子,要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的意思。
2008下半年我國也曾經限制股票放空,不獨我國,全世界皆然。且讓我把討論範圍限縮在股票,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股價說到底是供需決定,但潛在可以買股票跟賣股票的人卻不對等,買股票是有錢就能買,但賣股票得有券才能賣。假設全市場對目前股價願意買和賣的多空比是1:1,但現有股東中看空的人卻比較少,將導致實際的供給曲線在理論供給曲線的左上方,使均衡價格偏高(股價高估)。
我們可以用抽樣來理解這件事。在母體中(橘色圓圈)抽樣,當所抽樣樣本數越少,則1.該樣本特徵偏離母體的程度越大,且2.其抽樣分配的變異數也越大。如果我在全市場中抽出10位股東,詢問他們對目前的多空,則10位全都看多的機率一定大於抽出100位且100位都看多的機率,這就是1.的意思。若我重複抽樣,畫出抽樣分配並計算其變異數,則每次僅抽出10位股東的多空比的變異程度一定遠大於100位,這就是2.的意思。
由於樣本變異數較全市場為高,即使市場多空比始終是1:1,股東中的多空比也可能顯著大於或小於1。當股東中多空比大於1時,股價將高估,而等到股東中多空比降下來時股價又隨之下跌,造成股價無謂的波動。而且,股本愈小,籌碼愈集中的股票愈是如此。
結論就很簡單了,允許放空可以增加潛在賣家,讓供給曲線更接近於真實供給,減少抽樣的變異,降低股價波動率。
語:限制漲跌幅也是資產價格重挫時官方愛用的手段,但限制價格到底是降低還是反而增加了波動呢? 我就不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